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6835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69/N
主 管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 版 山西科技期刊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编 辑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社 址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投稿邮箱 kjycx@188.com
kjycxzzs @I26.com
电话 010-88909179
0351-7537156
邮发代号 22-582
定 价 每册25元
相关证书
电力配网改造的分析与探析
郑以德
(城固县供电分公司,陕西 汉中 723200)
摘 要:电力配网改造对于提高其功能有较大的影响,能够提升供电质量和电力企业服务水平。目前,国内电力配网虽然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需要对电力配网实施改造。在配网改造过程中,只有对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从10 kV配网的改造设计、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出发,对配网建设问题作出分析,并阐述配网结构整体规划,合理选择馈线自动化、杆塔、导线等设备和钢铁塔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电力;配网;改造;10 kV
中图分类号:TM73;TM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12-002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配网要在原有基础上实施改造,使电网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配网改造对提升配网功能有较大的影响,不少地方电力配网电源布点不规范,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前期没有规划好,规划时不科学、合理,造成电力布点不均匀、供电半径太长、线损高。
1 国内电力配网发展现状
1.1 配网结构不合理,线路故障率高
配网结构不合理和电网运行不灵活,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给检修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应合理解决结构不合理和运行方式不灵活的问题。目前,很多地区线路选择架空线路方式供电,尽管架空线路较为常见,但同时也是事故频发根源,其可靠性受故障影响较大,所以要因地制宜确定线路方式,减少故障。
1.2 电力负荷增长,电网建设紧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负荷也迅速增长,这体现了电网规模在不断扩大,居民和企业用电量也逐渐增大,但同时增加了城市电力负荷的负担。在城市建设中,建筑密集程度增大,电网建设紧张,建设场地供不应求,设置变电站空间不够,这些都加剧了供电与需求的矛盾。
2 10 kV电力配网的改造
目前,电力行业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内经济发展的标准之一。供电系统能否持续供电,直接体现了社会经济对电能供应的满意度,所以国家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提高的要求。
初期农村线路结构大多是单电源辐射型,但其跳闸率高,已不再是电力工程的最佳选择,应用也受到了限制。目前常用的结构方式有两种:①双电源并行供电。但因其成本较高,不能成为城市电力工程的首选。②电路终端选择联络开关,联络两条线路。这两条线路从不同变电所出来,中间采用分段开关来分段。供电时,两个开关断开一个,闭合一个;发生故障时,故障段受到自动切除,转换到另一变电所进行供电;断电时,分段开关作用,故障受到自动隔离,以确保正常段供电。分段开关数量和停电用户数量成反比,多设置一些分段开关,可减少停电用户数量。该方式成本低且效果明显,所以在县城被广泛应用,拿20条线路来说,每两2组成一对,就是10对手拉手线路,就可以为县城顺利供电。
供电电源变化时,要保证线路相序的准确对应。正常情况是X,Y,L三相电压和电流对称。但由于双电源供电线路在故障发生到排除、恢复供电过程中,分段开关的闭合会造成这三项失去对称,这对供电有很大影响。在改造供电电源时,为确保三相导线的正确换位,应把主变电所作为电源,按从左到右的方式正确对应导线,到另一变电所为止。
以某县城线路走廊的架设为例,架设前要尽可能避免对其他通讯线路造成干扰。杆塔位置一定要离开路口,不能正对房门,这样才能满足技术要求,方便开展施工。线路走廊在架设前一定要确保人身安全,因为静电场会对周围人和环境产生伤害,所以导线一定要设置在合适高度。双回同杆节省走廊是较为经济的方式,可提升供电可靠性。双回同杆线和单回线路是结合路段负荷架设的,双回同杆一般架设在负荷集中路段,否则,采用单回线路即可。
2.1 选择导线
这是配电线路较为重要的一环,导线质量对供电可靠性有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电力电缆有广泛用途,经常被用在地下电网和变、电站引出线路,在电力线路上的比例不断增大。电力电缆具有占地少、传输性能好和可靠性高等优势,且往往埋在土壤中、隧道和室内,不用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在城市中选择电力电缆,能够美化环境。但是电缆绝缘层有可燃物组成,使用较多电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电缆起火,将造成严重事故。电缆在燃烧时会产生很多浓烟,有时还会有毒气,会威胁人们的健康,还会污染环境。
2.2 杆塔基础
杆塔基础要承受着杆塔荷载传递到基础顶面的外力作用,以确保其稳定性。杆塔基础一般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构成,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线路能否长时期安全运行。杆塔是架空线路中一种基本设备,在电力系统有三种支撑导线杆塔,即转角杆、耐张杆和T接杆,它们的共同点是承受导线张力;不同之处在于,线路通常在转角杆上变换方向,也就是说,所受张力没有在一轴线上。与转角杆比相比,耐张杆所受张力是根据一轨迹支撑,就是经常见到的直线张力杆;T接杆也称分支杆,除了与耐张杆受相同负荷外,还要受到分支导线等产生的垂直和水平的风力荷重、分方向全部张力。一般选择砼杆架设低压线与通讯线路。杆塔拉线被限制时,可以选用钢管塔。钢管塔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受风面积较小等特点,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电力线路铁塔。钢管塔设计大多用前埋式,选择Φ1.5 m深埋灌注桩作为基础,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3 金具和绝缘子选择
金具承受很大拉力,与导线、杆塔安全有密切关系,其质量和安装工艺会对供电可靠性产生一定影响,金具损坏也会引起供电线路故障。新型金具由于具有节能、体积小、拆装简单、安全可靠和寿命长等优势,逐步取代了落后的金具,有较好的长远发展前景,所以应被优先考虑和投资。选择金具时,必须选用与其相配套的绝缘罩。另外,为了使用方便和减少污染,可以优先选择复合绝缘子。防雷绝缘子能够用在架空线路中,防止绝缘线受到雷击后存在断线危险。
2.4 配电网的自动化设备
采用自动化设备的目的是提高供电质量,对用户更负责,使用户对电量数据统计和质量更满意,降低运行费用,满足更多需求。配电网自动化设备包括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和需求侧管理四个方面,它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馈线自动化一般用在县城,不仅经济实用,且功能强大,分成正常时检测和运行、故障时检测。在正常状态,馈线自动化对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电压和电流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故障时,可以迅速解决故障区问题,对故障区与非故障区进行自动识别,并迅速跳闸,对故障区实施隔离,使正常区不会受影响,保持正常供电。
3 结束语
电力配网的改造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点,对电力发展有重大意义。在电网运行中,重要的是提升供电可靠性,否则就不存在安全保障,因为发生事故时,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还会给电力企业和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提升供电可靠性应该从多个方面开始,配网改造对于设备的可靠性是最佳保障。结合国内电力配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能顺利改造,还能进一步提升配网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林填芝.电力配网改造分析[J].中华民居,2011(11).
[2]马俊鹏.有关电力配网改造的分析与探讨[J].科技传播,2012(22).
[3]刘彬.城乡电力配网改造的思路和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4).
[4]赵琦.电力配网改造的技术分析[J].科技资讯,2012(20).
〔编辑:李珏〕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alysis and the Discussion
Zheng Yide
Abstract: The refor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great influence to improve its func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service level.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has been a constant development, has a certain scale, bu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also there is a big gap, it is need to carry 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ransformation, only take targeted measures to the problem, can obtain good effect. Obtained from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reconstructio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of, make an analysis to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expounds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network structure planning, choose the feeder automation, poles, wires and other equipme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eel tower.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modification; 10 kV
————————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与创新》杂志2014年第12期
投稿邮箱:kjycx@188.com / kjycxzzs @I26 .com 电话:010-88909179 / 0351-7537156
联系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学术部 /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编辑部
版权所有 | 《科技与创新》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08000836号-1
浏览次数12824
技术支持:优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