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6835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69/N
主 管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 版 山西科技期刊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编 辑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社 址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投稿邮箱 kjycx@188.com
kjycxzzs @I26.com
电话 010-88909179
0351-7537156
邮发代号 22-582
定 价 每册25元
相关证书
加强企业组织能力 创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刘 慧
(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知识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对社会创造价值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更多企业意识到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组织能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05-0105-02
1 人力资源的演变过程
作为现代管理系统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演进历程与现代管理思潮的演变密不可分。“管理思潮”是指对管理实质的哲学思考、认识和理念,包括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本性的认识,不仅要认识被管理者薪酬和物质的支付,还有认识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关切、友谊等人际因素。与企业管理的阶段相对应,人力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雇佣管理、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雇佣管理实行的主要是以录用、安置、调动、退职和教育为中心的劳动力管理,是一种简单的生产经营手段;人事管理是伴随生产要素和结构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劳动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科学的管理学科,主要通过员工招聘、选拔、薪酬、福利、职务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形式进行管理,由人力部门人员执行,很少涉及企业组织的战略决策;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注重的则是参与企业发展决策、市场预测等战略性管理。因此,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不仅承担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部门职务的编辑,还是企业前景规划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传统向新型迈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从资本密集型到信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根本性变化。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舶来品,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直只是引进、尝试,理论上照猫画虎或堆砌新概念。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深受职能范围的约束。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实践,伴随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工作与国际化接轨,不断涌现出更了解中国企业和组织文化的人才,我国的人力资源研究已获取更多的运用和前沿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结合国际文化的同时,积极融入国家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等要素,逐步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到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从过去单一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在的整体性战略统筹管理。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就好比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兼顾事务性和战略性的管理职能,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运用当前先进的理论,结合实际,不断变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提升企业的人资源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更丰厚的收益。目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已经不断地被国内企业所认识和重视。
3 企业创建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知识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步建立了新型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
3.1 人力资源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即年度计划和战略规划,通常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普及。近年来,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规划的时间从短期向中长期延伸,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能着眼于更旷远、更持久的目标,选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做好人员的需要和供给方面的预测,采用更加符合组织要求的人员配置工作。
3.2 职业管理
过去的职业管理强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且真正关注职业管理组织的比较少。而当下80后、90后入职场,其职业价值观、工作态度和社会文化的改变使职业管理除了要组织发动外,会更多的考虑个体的人性化需求,从职业生涯的设计和开发出发,对个体加以合理的使用是大势所趋。所以,要多通道地分析职业发展路径,以分类、分层的职业管理手段来丰富职业工作。
3.3 招聘与选拔
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中,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将会成为人才招聘的新形式。同时,伴随着国内人员管理的强化,人员流动加速,劳动力市场化,人员的招聘更加科学性和广泛性。
3.4 绩效管理
我国绩效管理以“硬性”指标为主要方式进行评价,新型人力管理的绩效则侧重于“软性”指标,更加注重的是计划、反馈等方面。在这一过程中,绩效考核主体、程序和方法会更科学,考核的功能会与其他职能紧密相连,从而发挥整体作用。
3.5 薪酬管理
我国传统的薪酬制度是以工资、福利等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方法,而现在的薪酬制度会使用除此之外更具有竞争性和公平性的方式,比如员工帮助计划、家庭计划和养老计划等。
3.6 培训与开发
培训与开发从人才培训向全员培训发展,以往我国只限于人才的培训,而新型人力管理则深入全员培训的理念,培训的内容会越来越广,方法会更加多样。
3.7 员工关系
处理、协调好劳动关系,提升员工价值,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使企业和员工的配合较为默契,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让员工融入企业的发展和建设中,建立一种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企业全局的提升,为企业赢得更大的效益。
4 结束语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人才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环境纷繁复杂,企业需要建立适应本企业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成为决定企业在未来竞争中成败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其兴旺发达。保持恒久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正面临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带来的挑战——只有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才能把握未来,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李珏〕
Key words: business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organizational capacity; new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与创新》杂志2014年第5期
投稿邮箱:kjycx@188.com / kjycxzzs @I26 .com 电话:010-88909179 / 0351-7537156
联系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学术部 /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编辑部
版权所有 | 《科技与创新》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08000836号-1
浏览次数12428
技术支持:优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