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counter.dat) [function.fopen]: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puts():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29

Warning: fclose():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31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欢迎您来到《科技与创新》杂志!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6835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69/N

主 管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 版  山西科技期刊出版有限
        责任公司
 编    辑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社  址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投稿邮箱 kjycx@188.com
           kjycxzzs@126.com

查稿电话 010-88909179
     0351-7537156

邮发代号  22-582
定  价 每册20元 

相关证书

精品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品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布来源:发布时间:2017/07/21点击量:1612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桂敬园

(杭州友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5)


摘  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工程管理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他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施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简要概述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介绍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考核机制

中图分类号:TU7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4.099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既与建筑工程学息息相关,也与管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包括了人才资源管理、市场管理、技术管理、建筑成本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等。科学、合理、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保证,是对投资商投资的吸引力,是实现投资商、承包方与用户之间友好沟通的桥梁。

2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2.1  建筑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的建筑成本管理水平还比较低,企业形成了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成本管理观念,过分强调节约,狭隘的只注重结果,无法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具有系统的、全方位的成本战略管理观念。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单位还不能很好地运用目标成本预测法、成本因素分析法等成本控制方法,无论是在工作人员的管理方面,还是在机械材料的管理方面,都缺乏全局眼光,缺乏动态管理。另外,员工的成本意识不足、专业素养比较低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2.2  在招投标管理中过于盲目

之所以通过招标、投标的竞价过程决定施工企业,就是为了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我国,目前工程招标的主要竞争方向就是价格,部分投标单位违背投标报价的“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盲目追求中标,往往出现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情况。但是,竞标企业的最终目的还是经济利益,所以,在低价中标后,仍然需要从中抽成,这样就会以不合理的工程价格结算给项目部,项目部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只能从施工现场、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身上压缩成本。这样做,极易引发建筑质量问题,出现资金链断裂、欠发员工工资或者工期被拖延等问题。

2.3  忽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意识是安全施工的前提。目前,不论是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者,还是现场施工人员,都普遍缺乏安全施工的意识。施工人员没有在施工现场找到危险源,便抱有侥幸心理,虽然他们已经感觉到所处的施工环境不太安全,但是,却仍然继续作业。同时,我国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各种制度不够完善,更没有办法有效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所以,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2.4  欠缺对工作人员管理知识的培训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包括一线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设备维护人员和检察监督人员等。所以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需要他们密切配合,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逐渐形成管理意识。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而其他员工的专业素养比较低,以自己为核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此外,他们还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加强对建筑成本管理的控制

在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建立严格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和目标管理体系。施工方应在接受建筑项目之前,从施工人员的配置到材料的选定,做一个详细的成本规划,树立一个先期的目标,然后计算成本,筹措资金,并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确保资金可以随时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避免工期被拖延,造成成本的浪费。另外,在施工时,要根据市场价格签订合理的采购合同,并在材料验收中严格把关。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要进行详细的备案,以便查阅。在建筑过程中,还要时时根据亏损风险的管理预案,随时优化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在施工结束后,要严格审核整个建筑项目的文件、图纸、合同等资料,加快对工程竣工结算的速度。

3.2  科学报价,理智投标

在招投标过程中,要先广泛获取招投标信息,经过多方对比衡量、数据分析,选择意向单位。随后,要细致研读意向单位的招标公告,进行工程的预算分析,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对现在项目的考察数据、资料,结合相关的地质资料、图纸等编制项目工程量清单。另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熟悉了解当今市场上各种材料的价格等,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进行一个大致的估算,当然,一般会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科学报价,不能为了中标而盲目压低价格。

3.3  加大对安全施工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要制订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正式施工前的岗前安全培训体制,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有安全施工的意识,并且掌握安全施工的操作标准。另外,要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报告制度,施工人员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操作或者机械设备,都应立即上报,不得隐瞒。同时,对于那些及时发现危险源、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程度的精神、物质奖励等。在此过程中,还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

3.4  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需要技术人员、规划人员、监督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的联动配合,所以,要想真正进行企业项目的科学管理,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是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确保管理人员都能掌握单位最新引进的管理技术的核心以及企业项目管理的最新动态,及时将最新的前沿理论知识提供给管理人员学习。另外,还可以组织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向同类型成功企业学习优秀的工程管理经验,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5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合理配制资源

    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在实施承包责任制时,应当避免只包不管、以包代管等问题的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严格考核项目管理全程,并且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监控质量、成本、安全和质量等目标,解决好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成本考核为核心,不断健全和完善激励、约束和奖惩机制。项目必须单独核算,严格落实会计责任制,事前预算、事中核算和事后决算,保证工程项目利润能够及时上缴,坚决杜绝工程项目留利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严格考核工程项目经理的业绩,采用年薪+成本的方式进行考核激励。而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市场交易形式,按照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等基本原则,合理调配生产要素,并将竞争机制逐渐引入到本企业内部,实行现代管理模式,即构建模拟市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均由模拟市场统一供应,比如,在大额材料供应过程中,物资处和项目经理部要严格落实比价采购、劳务提供包工、设备租赁制、银行借贷和资金使用制度等,以此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中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建筑业在蓬勃发展,但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还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鉴于此,相关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科学管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把握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丽.关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探讨[J].门窗,2016(11):170.

[2]杨庆.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2(11):92-93.

[3]雍承鑫,何远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9):26-28.

〔编辑:白洁〕

————————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与创新》杂志2017年第14期

投稿邮箱:kjycx@188.com / kjycxzzs@126.com   查稿电话:010-88909179 / 0351-7537156
   联系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学术部     /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编辑部       
版权所有 | 《科技与创新》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08000836号-1

浏览次数38824

技术支持:优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