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open(counter.dat) [function.fopen]: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puts():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29

Warning: fclose(): supplied argument is not a valid stream resource in /usr/home/qxu1142230042/htdocs/config/global.php on line 131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欢迎您来到《科技与创新》杂志!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6835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69/N

主 管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 版  山西科技期刊出版有限
        责任公司
 编    辑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社  址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投稿邮箱 kjycx@188.com
           kjycxzzs@126.com

查稿电话 010-88909179
     0351-7537156

邮发代号  22-582
定  价 每册20元 

相关证书

精品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品论文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发布来源:发布时间:2017/05/29点击量:2204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赵绍娟1,刘 伟2

(1.徐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江苏 徐州 221018;2.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018)


摘  要:简要概括了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提出及其内涵,以期在深入研究国外、国内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结合徐州产业科技发展的特点,构建徐州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徐州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思路和建设路径。在此过程中,要不断整合资源,把徐州建设成为在全国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重大科技成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及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高成长性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聚合区。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新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0.006


1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

    2000-07,美国《在线》杂志(WIRE 2000)最早提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Global Hub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概念,指出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应该包括4个,即地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训熟练工作人员或创造新技术的能力;能带来专门知识和经济稳定的老牌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影响;人们创办新企业的积极性;获得风险资本,以确保好点子成功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并通过咨询政府、企业界、媒体等人士评出硅谷、波士顿等46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研究得到了世界银行专家的认可,并在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技术成长中心”(Technology Growth Hubs)的概念,指将众多的研究机构、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集聚在一起的地区。

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开始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未来重振经济的核心战略并积极行动,比如,2010-10,欧盟公布“欧洲创新型联盟”(Eu’s Innovation Union)计划;2011-02,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美国创新战略”(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

    城市作为科技要素的集聚地区和关键枢纽,它的科技创新实力对于地区整体创新系统的引领非常重要,所以,科技创新中心是当前全球城市的共同选择。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随后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2016年,中共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要把徐州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科技基础设施完善、区域创新开放有序、创业环境持续优化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对于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说法。杜德彬认为,在借鉴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可将“科技创新中心”定义为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成果范围辐射广大,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价值增值功能,并占据领导和支配地位的城市或地区。在“宜居”“宜业”的创新文化环境中,“科技创新中心”汇聚创新资源,创新与创业互动,加速创意产品产业化,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汇聚创新资源、产生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成果、提供技术服务、促成技术交易、促进技术转移等6大功能。

    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即创新性、集聚性、系统性、成长性和外向性。但是,因为不同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人文环境等,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以硅谷为代表的科技创业模式,以新加坡、仁川为代表的科技兴城模式,以波士顿、大田为代表的大学城模式,以波恩为代表的创新联合体模式等。

2  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编撰各类科技指标报告,对本国和本地区科技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美国最早开展科技指标研究和出版本国科技指标报告,从1972年起,每2年出版1期《科学指标》报告,1987年起更名为《科学与工程指标》。欧盟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出版了《欧盟科技指标报告》第1号、第2号。国际上比较可靠且连续发布的针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有3个:美国普华永道的机遇之都评价中的“创新机遇”指标,侧重于城市的创新投资环境评价;日本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的全球实力城市评价中的“城市研发”指标,侧重于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澳大利亚咨询机构2Thinknow的“创新城市”指标,侧重于城市的文化创意能力评价。

    我国对区域科技创新评价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相关的科技指标。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随后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构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孙兰学构建了创新潜能、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3个一级指标,基础创新、技术创新、社会创新、创新政策、科技投入、技术获取、产品创新、知识产权、科技进步、成果奖励10个二级指标,采用指标点权重设定法,衡量青岛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邵庆国设计了3个层次的指标,第一级指标包括区域科技基础、区域科技投入、区域科技产出和区域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4项指标;第二级指标包括10项指标;第三级指标包括26项指标。在工作中,利用灰色评估方法,评价9个区域某年科技创新能力。

    赵峥等结合首都北京的创新资源优势,构建了包含3个层次指标的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科技创新竞争力、科技创新带动力、科技创新影响力等3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人才竞争力、科技创新企业竞争力、科技创新环境竞争力、科技创新经济带动力、科技创新社会带动力、科技创新生态带动力、科技创新区域影响力、科技创新国家影响力、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等9个二级指标,20个科技创新竞争力三级指标,19个科技创新带动力三级指标,25个科技创新影响力三级指标。

    彭顺昌构建了由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4个方面为一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等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指标体系用的全部是相对指标,便于比较,但缺少反映创新潜力、创新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

    姜鑫等构建了以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创新效果为一级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以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为基础演化而来的,关注了创新质量的评价,但缺乏对创新文化方面的评价指标。

    陈搏构建了以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等8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8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尤丹君从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区域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区域科技扩散吸收能力、区域科技产业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5个方面,构建了创新基础、创新环境、人才投入、财力投入、理论产出、专利产出、技术扩散、产业化水平、产业化效率等10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结合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2010年30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李丽娟等从科技创新效能、科技创新潜能、科技创新环境等3个方面,构建知识创新成果、技术创新成果等12个二级指标,对若干名学者、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利用AHP原理(层次分析法)对地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计算,为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彭张林等研究了一种多理论与方法融合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基于扎根理论的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基于统计学方法的指标体系独立性筛选,基于离差最大化方法的指标体系显著性筛选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指标体系合理性4个阶段。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在反映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信息的同时,指标数目大大精简。

    沈菊华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设置了包括科研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分析。

    毛韬构建了一个“创新驱动率”为衡量的“技术贡献”评价新方法,搭建了一组全新的科技投入与经济效率的推导分析评价数理模型,列出了未来中国科创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驱动”绩效评价数值表,提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耦合的科学评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能级评价、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绩效评价等内容。

    王亚伟等依据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包含三级29项指标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科技进步基础、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科技活动促进社会发展4个方面;科技进步基础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资条件、科技意识3个二级指标;科技活动投入包括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科技活动财力投入2个二级指标;科技活动产出包括科技活动直接产出、科技成果产业化2个二级指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水平、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提高3个二级指标,每个指标又包含若干三级指标。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3  结论

    结合以上研究理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评价科技创新中心时,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成果、创新文化、创新创业和创新影响等都应该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能综合反映一个城市(地区)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以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定量统计指标为主,定性调查指标为辅;具有动态性和可比性;指标的来源有权威性和可得性。②由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数量多且有层级性,运用运筹学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评价方法效果比较好,即将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一级和二级指标,进而分解若干个三级指标,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此评价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屠启宇.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杜德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J].科学发展,2015(1).

[3]屠启宇,王冰.发挥智力资本优势 参与全球创新网络 从国际指标体系看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J].华东科技,2015(4).

[4]孙兰学.科技创新指标的设计和评价[J].中国统计,2007(3).

[5]邵庆国.区域科技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研究[J].河南科技,2008(6):14-15.

[6]赵峥,刘芸,李成龙.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思路与评价体系[J].中国发展观察,2015(6):77-81.

[7]彭顺昌.厦门科技创新评价[J].厦门科技,2012(4):7-11.

[8]姜鑫,余兴厚,罗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41-45.

[9]陈搏.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科研管理,2016(S1).

[10]尤丹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

[11]李丽娟,谈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4):87-90.

[12]彭张林,冯南平,张强,等.一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G]//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5.

[13]沈菊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J].经济问题,2005(8).

[14]毛韬.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绩效评价的可行性研究——对健全科学评价“创新驱动率”绩效指标的初步探讨[J].经济界,2016(1).

[15]王亚伟,韩珂.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29(13).

 

〔编辑:白洁〕

————————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与创新》杂志2017年第10期

投稿邮箱:kjycx@188.com / kjycxzzs@126.com   查稿电话:010-88909179 / 0351-7537156
   联系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学术部     /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编辑部       
版权所有 | 《科技与创新》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08000836号-1

浏览次数38824

技术支持:优诚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