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科技与创新》杂志!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版权信息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2095-6835
国内统一刊号 CN 14-1369/N

主 管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出 版  山西科技期刊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编   辑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社 址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投稿邮箱 kjycx@188.com
                kjycxzzs @I26.com

电话 010-88909179
   0351-7537156

邮发代号   22-582
定  价 每册25元 

相关证书

精品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精品论文

分层给煤燃烧技术在注汽锅炉上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来源:发布时间:2015/04/08点击量:2134

分层给煤燃烧技术在注汽锅炉上的研究与应用

李 苏

(辽河油田华油实业公司,辽宁 盘锦 124010)


  :燃煤注汽锅炉属于高温高压耗能设备,且分层给煤装置在出厂时由于设计不合理、无微调装置等,易造成炉排煤层厚度不均匀。对块、沫的自然分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技术攻关,解决了6项技术难题,完成了分层给煤装置的技术改造,为分层给煤技术在燃煤锅炉上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分层给煤技术;注汽锅炉;炉渣;上煤漏斗

中图分类号:TK22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142


QXL23吨燃煤注汽锅炉实现了分层给煤技术的改造,实现了煤仓下煤均匀、通风良好,改善了煤层的燃烧条件,避免了“火口”和“黑带”现象,并减少了燃煤单耗,降低了炉渣含碳量,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达到了节约燃煤的目的。

QXL23吨燃煤注汽锅炉进行了6项技术改造,目前运行良好,可满足蒸汽吞吐注汽的技术要求,炉渣的含碳量降低了5%,锅炉热效率提高了6%,锅炉综合利用效率较高,为燃煤注汽锅炉在油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原煤在链条炉排上燃烧中存在的问题

原煤在链条炉上燃烧时,存在上煤堆积、煤层厚度不均、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偏高和排烟温度偏高等缺陷,主要原因有以下6个方面:①黎式上煤漏斗布煤不均匀,易造成上煤堆积,这是由于传输带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煤仓内块、面分离的状况,使燃烧中配风困难,煤燃烧不完全,出现跑火等现象,造成能源浪费,炉温达不到设计要求,最终导致热效率下降。②给煤机无微调装置。对分层给煤机进行现场监测后发现,炉排煤层厚度不均匀,最大煤层厚度落差为120 mm(标准为80~100 mm),现有固定式分层给煤机无法实现分段调节,导致炉排上煤层两侧无法完全燃烧,造成大量浪费。③筛分器无调节装置。原给煤机设计无法够根据煤质、颗粒度和煤的挥发分调节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且对煤的适应性差。④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燃煤干燥易造成能源浪费,燃烧时细末随风飞扬,且细末会随飞灰和烟气一起被带入除尘器,使除尘器负荷加大,易造成除尘堵塞和烟气损失,进而增加引风机的负担。⑤配风不合理,造成燃烧不完全。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需要合理配风,对注汽流程分析后发现,配风对煤的燃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仪表工与司炉的配合不协调易造成风量和煤层参数的不准确,使煤不完全燃烧或风量过大出现吹风的现象,进而使热损失增多,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⑥注汽锅炉无余热回收装置。对注汽锅炉进行了热态综合测试,锅炉的热效率为75%,未达到燃煤注汽锅炉热效率≥81%的设计指标要求。

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1  分层给煤机上的煤漏斗设计不合理

常存在布煤不均匀的情况,造成下煤时煤仓一侧大量堆积原煤,使分层给煤机拔棍挡板负荷增加、维修间隔变短,甚至造成卡死无法使用的情况,需要维修工人下到10 m深的煤仓调整,且高空作业的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

改善措施:对原有给煤机漏斗的安装尺寸进行了现场测绘,重新计算了给煤机漏斗与上煤系统之间的夹角,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和论证,在给煤机漏斗的左部、中部和右部各开了1个下煤口,形成“川”字型结构,并安装了2个煤挡板,以解决上煤时因负荷大、滚筒振动开裂或一侧因离心力的作用而造成停炉的技术问题。

2.2  分层给煤设备缺乏微调装置

在现场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分层给煤机布煤不均匀,厚度落差最大为120 mm(标准为80~100 mm),且块、粒分离情况严重,导致煤层较厚的一侧煤无法充分燃烧,造成燃料的大量浪费。

改善措施:针对分层给煤机布煤不均匀的情况,与锅炉厂家进行了沟通,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更改,加装了6块微调垄型板,波浪形爪齿可将煤层拉出垄形,而爪齿与底部保持在同一个平面,将局部凸出的煤层拉平,积余在爪齿正面的煤会移向并填平凹面煤层。波形爪齿设计成可翻转机构,可调整爪齿角度,从而达到抬高、放低爪齿的目的,所耙煤层始终控制在炉排上的细煤层部分,且可根据布煤情况调整。改进后的分层给煤机运行状况较好,基本上解决了布煤不均匀的问题,经过调试煤层厚度差可控制在10 mm之内。

2.3  拱前筛分无调节装置

在对拱前炉排布煤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下块煤时易出现炉前堆积、两侧下煤偏少和布煤不均匀的情况。

改善措施:为了达到布煤沿炉排方向呈垄沟型状态,经过多次现场测试,对原有的筛分器进行了改进,加装了8块角型分离板,制作的筛分器可以根据煤层的高度调节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提高了锅炉对煤种的适应性,经过运行试验,效果良好,解决了拱前布煤不均匀的难题。

2.4  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

对于炉前无二次喷淋装置的问题,在分层给煤机下方安装了“二次喷淋装置”,内设6个喷头,由阀门控制水的流量,利用水压喷出的水雾均匀地洒落在燃煤上,有效解决了因煤干、湿度不均匀而导致煤在燃烧过程中无法发挥最大热值的问题,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成本支出,解决了冬季燃煤加水的难题。

2.5  配风参数调整不合理

对于燃煤注汽锅炉而言,影响配风的3个主要参数是风门开度、煤层厚度和炉排频率。这3个参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可运用正交试验找出3个参数的最佳配合,从而确定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以降低排烟容积,达到降低排烟热损失的目的。

2.6  注汽锅炉缺少余气回收装置

结合热注站运行的实际情况,余热回收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应用于锅炉冷空气的加热装置进入炉膛助燃,其是由多个支热管组成的管束,中间用隔板分开,使两边的气体不相互混搅,一边可排烟气,这段为加热段;另一边可排空气(给气),这段为冷却段。排气和给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烟气温度,实现热量交换,经济效益明显。

3  应用效果

经分层燃烧技术的应用,锅炉的燃烧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煤层调节均匀、配风合理、燃烧工况稳定,自运行1年多,现场反馈良好,锅炉的日均节煤量为2.08 t,设备的维修次数降低至每年2次以内,基本为日常保养设备,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分层给煤技术的成功应用极大地保障了生产急需,使维修和保养费用大幅降低,且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节能效果明显等特点,完全符合燃煤注汽锅炉的运行要求,解决了各种生产技术难题。

参考文献

[1]徐卫东.35T链条炉给煤装置的改造——谈分层燃烧装置的使用[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02).

〔编辑:张思楠〕


Stratified for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n Coal Combustion Boiler Steam Injection

Li Su

Abstract: The coal-fired boiler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steam injection energy-consuming equipment and layered coal unit at the factory due to poorly designed, no fine-tuning devices, could easily lead to uneven grate coal seam thickness. Blocks, foam natural separatio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technical research to solve the six technical problems,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layered coal unit for layered coal technology in coal-fired boilers to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layered coal technology; steam injection; slag; coal hopper


————————
本文已公开发表在《科技与创新》杂志2015年第6期

投稿邮箱:kjycx@188.com / kjycxzzs @I26 .com   电话:010-88909179 / 0351-7537156
   联系地址:北京市清华大学84-84信箱 学术部     /    太原市长风东街15号 编辑部       
版权所有 | 《科技与创新》杂志编辑部       京ICP备08000836号-1

浏览次数12488

技术支持:优诚互联